2024-07-27 15:56信息 • 发布者: 刘晓博说财经

但是,那些疯狂转发10万+爆文的人们,真的都逃离了吗?从数据上看,恐怕并没有。知名经济学家巴曙松曾断言,中国未来最有前途的城市就是“3+6”:环北京、环上海、环深圳等3大城市圈和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6大城市,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的主力格局




为什么?很简单,虽然人们对大城市病深恶痛绝,但大城市的优势也显而易见,资源更丰富、产业更集中、就业机会更多,以及信息传播更快。结果是,大量人流涌入,


2个城市?

如果要以城市级别来论,青岛、宁波、厦门、大连都比苏州要高;若论经济实力,长沙、无锡、青岛、佛山、宁波也都要比西安强。苏州、西安为何能跻身其中?

上面其实已经说到,城市竞争力并非某一个指标决定,而是多个指标综合共同决定,根据教育、人才、创新、企业活动、宜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这12个城市。

先来说说教育和科创实力。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西安六个城市被誉为中国六大科教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代表了中国当前最先进的高等教育水平。

从上图可以看到,北京的教育质量一马当先,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广州则占据着最大教育规模的宝座,广州是全球目前唯一一个小学生人数和大学生人数同时突破百万量级的城市。

在教育质量与数量的榜单中,后起之秀的深圳垫了底,但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并没有影响深圳的发展,凭借着政策优势和开放优势,深圳将全国的优秀人才揽进了自己的怀抱,让深圳的人才数量和科创能力位居前列。

所不同的是,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城市的科创大都依靠高校里的科研机构,而深圳依靠的是民营企业。

目前,深圳的PCT国际专利数量独领风骚,是排在其后5个城市的数量总和。

杭州的创新指数超越了广州。在本号之前分析独角兽企业的时候已经说到,杭州在阿里巴巴这个巨无霸企业的影响下,整个城市的气质有了质的提升,成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之都,独角兽企业独揽14家,仅次于北京、上海。

但从创新指数榜单上可以看到,杭州虽排名第四,但与北上深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接着看企业活动指数和城市宜居度。

企业活动指数上可以看到,北京遥遥领先。北京坐拥绝大多数国企、央企,中国115家世界500强有一半数量在北京,同时北京还占据了全国近一半的独角兽企业。

深圳位居第二。深圳最大的特色是名营企业,拥有一批优秀的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如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顺丰等。深圳是拥有民营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

西部地区,企业活动指数以成都为首,成都传统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集中度远超其它中西部城市,在“新一代”企业方面也领先于其它中西部城市。

城市宜居度和环境方面表现最好的仍是这12个城市。

所谓的宜居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空气质量、绿色空间,软件涵盖夜生活丰富度、餐饮设施、交通设施等。

上图可以看到,宜居指数方面,上海、广州这两个号称中国内地商业氛围最浓城市占据头两位。紧随其后的是首都北京、最牛地级市苏州、经济特区深圳。

成都、杭州、武汉、西安这几个正在崛起中的省会城市相比于前几位大牛,相对还是要弱一些。

环境指数方面,滨海城市深圳以空气质量这个明显优势占据了第一位。排在前五位的都是南方城市。

最后看基础设施和城市群。

基础设施指数排名是通过高铁、地铁以及WiFi普及率综合衡量综合考量的结果。

这一指数,作为国家心脏的北京和经济、商贸、金融中心的上海牢牢占据了前两个席位。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都是门户型城市,根据最新“十三五交通规划”,提出将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其他像武汉、南京、西安、杭州也都是极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方面,上面提到的12个城市皆在中国轨道交通里程top15中。

制图:财经观潮

另外,城市群方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等12个城市皆在国家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中。

目前国家批复了7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就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珠三角的升级)、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

因此,综合上面说到的所有指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个别城市尽管在某些方面有劣势,比如苏州的级别不够高,西安的经济实力还无法挤进前十二。

但综合经济、教育、人才、创新、企业活动、宜居环境、基础设施指标分析,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武汉、天津、成都、重庆、西安是目前中国竞争力最强的12个城市。

房价价值和潜力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