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说,“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是取决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如何投资,钱找人胜过人找钱。”
不得不承认,房地产确实是一项高回报投资。
从历史回报来看,在过去20年的中国,房地产年收益最少有3.58%,最高有10.78%。
以上海为例,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从2009年10月到2021年9月,上海二手房房价涨幅达到3.1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9%;而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只有1.2倍,年均复合
以贷到80万。
大佬在判定以后,第一时间明确给出答案:90-93万之间,随时可以买。
最后,这套房卖给了市场上的一位购房者,成交价在下周过完户再说,但成交价在大佬给出的收购价范围内。签完合同以后,这位购房者还是有那么一点怀疑:是不是买亏了?毕竟有30-50组购房者都看过这套房源,都没有出手。
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大佬就说:从自住角度和投资角度去审视一套房完全是两种视角。即:在经济恢复以后,老百姓兜里的钱再次多的时候,现在居住在集英街刚需高层上的业主有能力的一定会再换一次房,在这之中,一定会有人青睐同区域低价洋房。
其二、11层小高层、18层高层一梯一户在未来的居住优势也正在凸显出来。
带有投资属性的购房,必定得有一些前瞻性的眼光。从当下的开封市场逻辑来看,规划发展的溢价能力已经不被看好,反而是产品主义的长期价值更值得被看好。
买房的人相对以往,是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开封市场,一定是“普跌分涨”的时代。进一步来看,普跌分涨的前提是普跌,在普跌的视角下会出现优质房源的止跌,止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意味着分涨。因为从全市二手房的维度来看,在产品层面了包含步梯多层、电梯洋房、小高层、高层等各个类型。在这些产品中,有一些极早期购买的房源,虽然当下卖的便宜,但相对于此前的购买价,还是能大赚一笔的。
其三、小众溢价型改善产品升值潜力最大。
该类型的产品,不怕业主挂牌价高,就怕业主急用钱或者进行资产置换。
一旦碰见类似的情况下,在相对低的挂牌价也可以相对轻松的砍掉30万左右。
从市场经验来看,我个人认为30万是一个临界值。尤其如果超过了50万,那么该套房源不可控的潜在风险极大。
其四、持有多套房源的房东,心态崩的越来越多。
一般情况下,在开封持有3套及以上房源的业主,绝大多数都符合以下情况:
在这三套房中,至少有1套是买入阶段价格特别低的,即使是按现在市场价卖,也可以轻松赚到至少3000元/㎡以上的差价。另外还有1-2套,是在开封房价高峰期买入的,其中一部分尽管从当时同期来看,买的优惠力度比较大,但放到当下的市场来卖,一平米亏个2000-3000元/㎡也是常见的事。
所以,对于类似的业主来说,那套此前买入现在交易能赚钱的房子,价格都相对好谈。尤其是他们急用钱周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