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天天向上》有一期做过一个关于奇葩名字的节目。里面的名字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奇葩,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好听的名字吧。
比如安悦溪就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小家碧玉的感觉,安悦溪的名字也很适合她的长相,一看就很温柔优雅。
秋瓷炫虽然是个韩国人,但是这个名字也很不错。小编记得有媒体曾经把瓷写成了慈,个人觉得还是“瓷”的立意更好一些呢。
歌手桂纶镁的名字小编一直都是印象深刻的,尤其是学了化学以后就记得更
陷入回味。
更别说以油而不腻的演技、正邪难辨的气质,奉送出经典洗脑场面。
我
是娱乐圈继贾天王之后最后一个单身天王
娱乐圈最后的女性共有财产
属于所有的未婚少女
我不得不承认
我就是那个放火的人
我是在女人的芳心里纵火的人
从此江湖留名:
#撒·芳心纵火犯·贝宁#。
小撒本人盖章,“我笑起来就特别地不守法,不笑起来就特别守法。”
小尼呢?
根本不存在“守不守法”的反差。
他大脑门上时时刻刻刻着四个字,“正大光明”。
台面,他是行走的汤罐。
——“接受不了这种鸡汤。”
台下,也近乎本能地伟光正。
重返母校,系红领巾,推广传统文化。
这两人搞组合,就像……
就像一个油嘴滑舌小书童,一个马列主义小老头,天天约着一起写作业,合适?
谁能料到。
被磕到的人一个个、一次次大叫“甜”。
???
发生了什么?
范玮琪有首歌,叫《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里面有几句歌词:
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你拖我离开一场爱的风雪
我背你逃出一次梦的断裂
有一天,Sir后知后觉。
这或许是两人“甜”的秘密。
02
秘密往往发轫于童年。
小撒来自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文工团成员。
1976年,他出生时,忙碌于工作的父母,并没有期待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
他的聪慧早早隐现。
表现在淘气。
部队大院的童年,小撒整日上房揭瓦、下地偷菜、沙堆埋人、偷扎轮胎。
大院处理简单粗暴:罚。
可我们的小撒又属于主脑型角色。
——坏事他第一个主张,犯事他第一个逃跑。
他很得意于他的“角色”。
不同的孩子中间,你了解他们的特点之后
你有这种角色感
该出主意的时候出主意
该往后撤的时候撤
小尼这边?
1983年出生,比小撒小7岁。
父亲是新疆人民出版社主编、著名翻译,母亲是新疆电视台(配音)演员。
按说这文艺家庭成分的基础,加上维族人热烈粗犷的基因,怎么也有几分小撒附体吧。
或许是生性乖巧,或许是过多的爱(期盼)。
事实走向反面。
小尼自小就善于隐藏自己。
他几乎不曾犯错。
就算别人犯错,他也一并笑纳。
“我应声倒地疼得满地打滚,即使这样,我的第一反应也绝不是给他一拳……”
△ 尼格买提自传《一夜长大》
一个享受成为焦点,一个害怕成为焦点,体现在两人对舞台,就是一个赖着不走,一个推之不及。
六一儿童节。
眼瞅着一同登台的小朋友都得了小奖状,自己没有,小撒就能一直赖在那儿。
“不给我东西我不下去。”
小尼呢?
光是想到登台,就抖成雨刷。
但命运的奇妙就在于此。
后来,小尼也成为“舞台小天才”了。
只是与小撒的浑然天成相比,他的进阶之路,更像父母一个艰难又温柔的长期工程。
起初出没于学校。
投诉同学欺负小尼、要求老师点小尼发言,甚至,帮忙纠正小尼的左撇子。
后来是电子琴、绘画、英语、合唱、配音等技能轮番栽培。
上上下下,一片刀斧。
坚持到十一二岁,“神童”名号终于在新疆地区卓有成效。
这“神童”站在舞台,挺拔如一棵小白杨。
那个怯生生的小男孩不见了。
他大方、自信,神采飞扬。
像每一个父母眼中理想小孩的模样。
掌声雷动。
唯独神童自己不满足。
他比谁都清楚,针对的技巧的精益,可以掩盖尴尬,但糊弄不了大脑的紧张。
或者说。
对“舞台紧张”的克服,来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紧张。
“不想让父母失望”。
如果不是一路各种力量推着我向前,我绝无可能走到今天。我怎么都像是一个被绑在战车上的孩子,在父母的强大意愿中轰隆隆向前。我的斗志是别人给的,不合身地穿在身上。我会常常审视自己,无论独处的时候,还是工作中,我能越发认清自己平庸的本质,一切光环都是精雕细琢出来展现给别人的。
《一夜长大》
对小尼来讲。
“别让父母失望”的信念是一种奇异的养分。
它把镜头前一个专业的主持人推得多高,就把阴影里那个“平庸”的小孩喂得多大。
我成功了。
我现在的成功算成功吗?
更进一步,这成功,是我的成功,还是你的?
本质上。
他担心的是自我过早消亡。
而小撒,这个从小活出自我的“熊孩子“,他躺赢的,一路向上的人生,却是想让你们看到,我和你身上,其实还有一点共通的东西。
今天,提起撒贝宁,第一反应是保送北大的奇迹。
可就像岸上的人永远不知道水有多深。
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自己才了解,躲离了哪些漩涡、又避开了哪道险滩。
比如那场高考。
免试保送的意义,绝不如他今天“凡”得那样风轻云淡。
当年被北大录取的当下,他的记忆,精确到几分几秒。
他把那时间记得越清楚,越证明这是改变生命的时刻。
——如果你成年了,你会清楚,真正改变我们生命的时刻,其实是“恩赐”。
但往往,这种“命运的恩赐”只有一个后遗症。
假如不再光临?
18岁的小尼收到他的人生通知书。
他“用指尖抚摸了一个暑假,差点把'北京广播学院录取通知书'这几个字磨没了,只是想确认这是不是真的”。
18岁的小撒被同班同学揶揄“唱歌进的北大”。
他很幸运。
但这巨大幸运背后的代价是,他的人生从此陷入巨大的不安。
就我经常做这样的梦,我梦到我突然回到高中了,而且永远我是在上数学课。周围的人都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告诉你,你以为完事了你以为躲过去了还没呢还没完呢。就是那种感觉太可怕了。所以那个恐惧永远没有释放出来。
03
这世上常见有两种人。
比方说,一桌宴席。
有人四下盼顾,规规矩矩地问,“我坐哪?”
也就有人自顾自上桌,呼朋唤友,饮酒行令,“来来来,干了这一杯”。
其实都是在化解尴尬。
只不过一个用沉默,一个用热闹。
一个求安全的独立,一个求热闹的共识。
很明显。
撒贝宁是第二种。
这是一个习惯烟火,依赖烟火,并把自己无意识当作烟火的人。
那些芳心里的熊熊火焰,你当真以为有人纵火,更多是自燃。
他成名于央视。
但2011年,央视也不得不频道制改革。
随着《今日说法》归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小撒第一次试水综艺:《我们有一套》(2010)、《梦想合唱团》《首席夜话》(2011)、《开讲了》(2012),节目效果有多好,他内心就有多惶惑。
2012年,鲁豫专门录了一期节目《妙趣横生撒贝宁》。
一个“横”字,足见外界眼中,小撒的画风如何突变。
当时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转型了吗?
小撒回答称得上审慎:
首先第一,我没觉得我转型
仍然是一个法制节目主持人
其次,《我们有一套》这个节目我没有参与了
因为确实我发现这个节目
它的娱乐成分太多
所以我离开了《我们有一套》
未必是我不能驾驭
严格来讲《梦想合唱团》不是一个娱乐节目
是一个有综艺色彩的公益类型节目
这和我法制节目的气质是不违背的
然后《首席夜话》那就是一档文艺类的访谈节目
那就更没有问题
先不提鲁豫问题的初衷:
小撒口风严实,对手头上的节目,又以近乎老干部的审查眼光一一视“娱乐成分”如洪水猛兽。
自己的一番涉猎,也诠释为:
一些尝试、没有走远。
这位出身正统的法治节目主持人显然还不敢走远。
2016年,时过境迁。
小撒空降国内娱乐综艺头部频道,芒果台,《明星大侦探》第一季。
这一年,是他亮相春晚舞台的最后一年、也是告别春晚主持的第一年。
△ 《明侦》扮羊被皮鞭轻轻抽在身上
终于,我们看到他像孩子般无法无天的个性,得到另一程度的释放。
你发现没。
撒贝宁的幽默,都有一种“不想装”的套路。
把裤腰带往上拉,又猝不及防地扒掉。
比如接受采访,节目组打出横幕“叱咤北大”。
小撒开始介绍自己,“社长”“团长”……突然。他瞟一眼静默的观众席。
“其实是食堂厨师长”。
再比如,节目组采访到小撒在北大的硕士生导师。
视频中,导师对小撒谆谆教诲,“体会导师的良苦用心吧……”
回到现场,小撒表示完全理解。
但转身又爆:“湛老师,就在他为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感到痛苦和惆怅的同时,他最大的焦虑是,他自己的博士论文还没写完!”
说罢。
靠在椅背,来了一段教务处老师的官方吐槽,绘形绘色。
哎呀 撒贝宁啊
你和你的导师真是难兄难弟啊
最最典型的。
是他每每主动献唱,免不了引吭高歌。
高音一定要飙。
可飙到那个份。
他往往这么做↓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再见!”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每次唱到凄厉的时候,保安就来了。”
必须承认。
小撒是个真正的舞台高手。
他多变,不允许冷场。
但就像当一个作者过于在乎读者感受时,往往也变成技巧的重复。
而化解的人,往往是那个愚笨的。
小尼。
有一些才华,需要更缱绻的经历,才能妥帖承载。
有谁看过《你好,生活》?
卷首语,用汉语、维语、英语以慵懒的男声念作旁白;
满眼翠绿的俯瞰,隔着云、雾、霜;
大自然的叙事,生活的白描。
第二季新疆那集。
小尼磁性男音缓缓传出:“我说过要带你们回到新疆。”
弹幕挤成马赛克。
04
所以。
小尼和小撒,为什么走到一起。
Sir想邀你们看一看撒尼同框。
亲眼看看他们的化学反应。
《你好,生活》,山谷音乐会。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山庄,举办一场音乐会,遥祝远方的抗疫英雄。
短短一天,需要从无到有,从有到美。
这中间,俩人风格迥异。
正事呢,都是小尼操心。
小撒专不操心正事。
定歌单。
他自选曲目《我的老父亲》。
——从此埋下伏笔。
一起回忆《岳阳楼记》歌词。
突然,画风一歪,变成唱《老父亲》。
别人勘景。
献唱《老父亲》。
一起想备选曲目。
起范《老父亲》。
对于这样的小撒,嘉宾有话说。
“干不了正事。”
“别理他,就没个正形。”
“净扯些个没用的。”
对于那样的小尼,观众也不满意。
但有谁注意过。
小撒那些笑容吗?
每每观之,耳目一新——
不同于其他节目中,或戏精上体,或故作姿态,因为不担着逗哏的重负,他那眉眼,每一条肌肉、每一道线条都舒展。
是一个合不拢嘴的笑,通体愉悦。
在小尼身边,他能放松至此。
小尼就更不必说。
有小撒,铁腕自信、横溢才华,360°全磁场的幽默,荒诞不经的做派……
一个终日苦旅的人如小尼,宛若被携着入到半空,体会云霄飞车的乐趣。
乐趣多到,扬言“要娶”……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存在:
那个人很特别,不跟你在一个频道,也说的不是一套语言。
你不能完全懂他,却十分珍视他。
为什么?
Sir想一提《心灵捕手》。
这部电影书写了两种友谊,一种是马特·达蒙和罗宾·威廉姆斯就才华层面的惺惺相惜。
他们都被卓越的才华诅咒。
因为当天才的卓越,某种程度也映射出凡人的平庸。
这时候,天才才能理解天才。
但《心灵捕手》更伟大的,是书写了凡人对天才的嫉妒和宽容。
这一幕让Sir久久难忘。
在马特达蒙扮演的天才主角威尔不愿意听从电影中教授的话跟着一起做研究的时候,他的好友查克跟他说:
- 你是我的挚友,别误会我的话,如果20年后你依然住在这里,过来我家看电视,陪我干这种工作,我他妈的会宰了你。
- 你他妈的胡说什么呢?
- 你看,你有才华,我们谁都没有。我若有你的才华,我什么都肯做,那群狐朋狗友也一样,你再留在此地20年就是侮辱我们。
- 你有所不知。
- 我有所不知?告诉你我知道什么吧?每天我开车到你家门口接你,我们出去喝酒谈心,的确开心。可知每天我最渴望哪段时刻吗?就是我下车走向你家门口那十秒,渴望着我敲门时你已经离家远去,连一声道别也没有就离开了,我所知不多,但我知道我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这场对话让Sir看到了什么。
相比爱情,友谊的更宽广或许在于:
爱情免不了讲激情与持续,但友谊更重于理解和尊敬。
所以友谊可以接受。
你活成我隐秘想活的样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