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源:邢有为 编辑:辰星
1974年,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青年邢有为临别初恋女友林渺渺,怀揣报国军旅梦想毅然参军入伍。30年过去了,他才得知当年的暗恋对象如今孑然一身,便决定重拾往日情缘,踏上与她相守的人生新篇章。
我叫邢有为,1954年出生于北方小城市。我的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工厂工人,母亲是温柔体贴的家庭主妇。在我5岁那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父亲因工伤失去了工作,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家计。尽
妈妈顾不上我的时候会跟着爷爷奶奶。
这样的半留守生活一直持续到我十岁,那年爷爷奶奶接连去世。没有了爷爷奶奶,妈妈忙时大姨小姨会照顾我。后来,妈妈到了挪威,差不多一年后我也跟着妈妈出国了。
那年我15岁,正在读初三。在国内过着无忧无虑的童真生活,早已习惯家人给我处理好所有问题。但到了挪威以后,我的打怪人生算是正式开启。
妈妈在挪威组建了新的家庭,我的继父是挪威人,他们在两年后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我的妹妹。我整整大她17岁,我非常喜欢她。我和继父的相处就像远房亲戚家的叔叔一样,陌生而又客气。
在我的青春期,家庭有了这样一个大变迁,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让我变得自卑又怯懦。因为初来乍到语言不通,上下学我常常独来独往,没有一个朋友,但我渴望交流,渴望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为我和妈妈生活的地方是挪威比较小的城市,那里没有国际学校。到了挪威先是跟着一个挪威老师学习,后来就跟着当地的孩子直接上了那里的高中。在潜移默化中,我慢慢掌握了挪威语。
幸运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对我非常友好,他们很照顾我,常常给我展现自己的机会。
我发现自己在中国初中学习的数学,他们高中才学,所以我的理科成绩很好,文科就不行了。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文化,对我这种语言不是很过关的人来说,学习他们的文科太难了。
记得有一次,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是《玩偶之家》的演讲。《玩偶之家》是挪威一部非常有名的舞台剧,老师希望我能深入理解它的内容,用挪威语进行演讲,并且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我紧张地站在台上,对挪威文化一窍不通,而且当时挪威语说得也不好。还记得,在我演讲时,几个调皮的学生一直在拍我的视频,还一个劲儿嘲笑我。
我知道我有浓重的中国口音,内容讲得肯定也不好。那一刻,我感觉整个时间都停止了,课堂变得那么漫长,我那颗骄傲的心变得沉默自卑。
突然之间,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孤独,在这里我就是一个异类,是外国人。和同学朋友交流是那么困难,我深刻地体会到我无法融入他们。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吧,没有了交际,我就一门心思学习。
我憋着一股劲儿,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文科类的成绩很差,但是我的理科成绩一直很好,每次都名列前茅。这也算给我了一个小小的安慰,让我骄傲的心有了归宿。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虽然让我有些痛苦,但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尊重和理解他人是多么重要。
从那以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逃离那个小城市,去更大的城市。因为在大城市我会遇到更多见识宽广的人,也能遇到更多的华人同胞。
说到交友,其实明显地感觉我们东西方人的差异。相比之下,北欧人普遍有些冷漠,他们待人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热情。
还记得,第一年在挪威主动交朋友的时候,我很直接,上去就问:“嗨,你好,我叫什么?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结果得到的回应是:“你太直接了,我觉得你有点不礼貌。”
当时我就愣住了,非常尴尬,因为在国内,接下来通常会说“好呀好呀”。当时在那个小城市,每个人都比较排外,对外来文化和人有种抵触感。他们比较内敛,需要慢慢建立感情和信任。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真的很大。
酒在挪威的社交中很重要,在挪威的派对文化里喝酒是重要的环节,他们普遍认为酒会对社交有正面作用。他们那儿的孩子普遍十四五岁就开始接触酒了,到了十六七岁,有些年轻人没把控,就会喝挺多。
虽然国家法律规定未满18岁不能买酒,但他们总有办法弄到,家里人也不反对。有的家长甚至愿意帮孩子买酒,觉得这样总比孩子在外面买来历不明的酒好。
我觉得挪威人之所以爱喝酒爱聚会,大概是因为天气比较冷,晚上时间比较长吧。这样的天气和氛围,对人的情绪很有影响。超长的黑夜、寒冷的天气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更愿意待在家里聚会,大家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就会喝上几杯。
说到文化差异,在国内,大家吃饭都是一起点,然后分享。但在国外,大家都是自己点自己的,自己吃自己的。去别人家做客也不一样,国内的话通常会带很多礼物,但国外就不太会期待你带很多东西。当然,如果是很正式的邀请,他们可能会自己带一些饮料或者小礼物。
还有,他们对待礼物的态度也不一样。在国内,送礼和收礼都很讲究礼尚往来。但在国外,他们对礼物就没那么执着,收到礼物通常会当面拆开,表示尊重。而在国内,我们可能会把礼物藏起来,等客人走了再拆。
那段时间,我努力地学习当地文化,一点一点适应并且融入他们的社会。
时间来到念完高中后,我19岁了。因为我要去上大学,离开妈妈,去大城市独自生活,从此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开心极了。
果然,大学里面的生活跟我期待的相差不大,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中国留学生,现在还有好多仍然保持着联系。我感觉自己就像鱼儿找到了水,终于回归并且找到了组织。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过得很开心,并且慢慢打开了心扉,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我也开始慢慢接触到健身,旅游,对世界更加有探索欲。
除了中国留学生,我在学校里也认识了不少当地的同学,让我感觉挪威人挺真诚的,一旦跟他们交流多了,他们接受了你这个人,就会真心实意地对你好。所以,和挪威人打交道不能被他们冰冷的外表吓到。和他们接触需要一点耐心,可能有点慢热。
另外一点是,挪威人很尊重内心的需求,很少会委曲求全。如果他们不喜欢一样事情,会直接表示,这跟国内的客气文化有点出入。当时我也花了点时间才能适应。
大学里,我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师,主要的偏向于交通工程、城市建设。所以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务员。
在国内,外国人考公可能比较难,但是在挪威对外国人反而有相关政策。政府每年招录公务员的时候会给外国人一定的招考比例,因为他们要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多样性。
他们认为,公务员队伍里需要不同的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一般他们的公务员招录职位会放到网上,然后大家就根据工种去申请。一般岗位审查不是特别严,但是一些比较政治敏感的岗位,可能筛选会严格一点。
我的专业非常符合他们的工作要求,所以申请后顺利录取。
工作期间,我谈了一个男朋友,我们属于异地恋,他当时在意大利。工作稳定后,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偏偏那时候疫情来了。我们的恋情最终没有扛过疫情的摧残,聚少离多的我们最终分手。
第一份工作的那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地方,我对它很陌生,而且也是个小城市,当时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难。
开始时,工作上的压力,情绪上种种焦虑,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过度健身导致我得了厌食症,
后来,突然有一天下班回家,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男朋友也不在身边,我就用食物来安慰自己,慢慢地又得了暴食症。每天吃完后又去催吐,我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那么的孤独。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陷入了身材焦虑,反复在自我认知里跳跃,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少。
说起来,挪威的心理健康很受重视,可能是因为冬天特别长,夜晚的时间也特别长,让人容易感到抑郁。长期缺乏阳光和维生素D,心情确实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我就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决定结束那段感情,搬回我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攻读硕士学位。
同时,我慢慢变得大胆和恢复以前开朗的性格,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人生就是不断对自己否认,再重新接纳自己,再做出改变的循环。
每一个挫折的出现都是激励人往上走,同时也更自爱。疗愈那段时间我开始接触不同类型的运动:单板、攀岩、Crossfit。
上学研究生期间,因为喜欢健身,认识了我文章开头提到的前任。他小我三岁,我们属于姐弟恋。他对中国有浓烈的求知欲,我们在一起有很多话题,慢慢熟络后我们的见面也变得频繁。
记得那时候,我们还不是男女朋友,一天晚上我要去一个住在比较远在山顶上的朋友的家。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跟他讲了这件事。他表示那么晚很担心,就对我说:“你回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送你回家。”我答应说:“好的。”其实我没有太当真,因为毕竟不是男女朋友。
那晚,我跟朋友见面聊了很多,聊着聊着就很晚了,大概是1点多的时候我们才结束。我当时没抱太大的希望,想起了他的话就试探性发了条信息给他:“你睡了吗?”结果他秒回:“我没睡,我在等你!”
然后,我就回复说:“我这边结束了,如果你累的话,不用来接我,我自己打车回家。但是如果你来接我,我也会很开心。”他就回复说:“我现在过去接你,你等着!”
果然,20分钟后他骑着自行车爬坡上来接我了,然后自行车载着我回家。那一刻28岁的我似乎找到了纯爱的感觉。
认识半年后,他要去挪威首都奥斯陆工作,临走时我去帮他收拾行李,他向我表白,从此我们成了一对恋人。
后来的日子,我们处于异地恋,一般两周见面一次。为了能更好地经营这份感情,不重蹈上一次失恋的覆辙,我也决定去奥斯陆生活。
我们在一起相处得非常愉快,他阳光健谈,会说中文,对任何事情总是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一起健身、旅游、登山、攀岩,研究美食,他还会做中餐。频率相似,兴趣相投,一切显得都很美好。
我们一起到过克罗地亚,一起吃意大利美食,一起考了潜水证。在我30岁生日的时候,他还亲自做了一个蛋糕,花了一天时间准备晚餐。一切都是恋爱中最美好的样子。
我们还一起购置了房产,把房子装修成了我们共同喜欢的样子。我想象着能在我们共同的爱巢,和他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在奥斯陆的日子,我一边办公,一边读研究生。在家办公了半年,我发现这样太累了,于是我从公务员辞职转行到了私企,在奥斯陆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很幸运,我申请到的是一家瑞典公司的工作岗位,这家公司在挪威算是技术类咨询行业的佼佼者了。入职后,我依然一边工作一边提升学历。
我们交往的时候,双方家人都是知道的。我记得第一年确认关系后,那年夏天,他还带我去了他家,见了他的家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超级开心的暑假。双方家长都很支持我们,没有反对和阻挠。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的梦想是来中国,当他收到公司的offer时,我决定跟着男友一起来中国。
当时,我在新公司工作了仅仅一年,就跟老板申请了停薪留职。老板人特别好,同意了我的申请。所以,那个职位到现在还给我留着,等到8月份我就回去继续工作了。
当时,我也想过要在中国找工作,但是我的专业在中国很难找到合适的,我就以交流生的身份来到了中国。
回国后,面对上海我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带给我们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原以为回到自己的母国会很适应这里。恰恰相反,中国这十几年的变化太大,我完全与国内生活脱节,很多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去解决。
虽然我会中文,但很多东西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比方说找房子,在挪威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骑车5—10分钟就能到公司很方便,但在这里,通勤一个小时以内都算是幸福的了。
我相信很多在上海的朋友都能共情,住得太近的话,花费会很大;住得稍远一点,通勤时间又长。
以前,我有着稳定的收入和自己的朋友Quan,生活过得挺滋润的。现在,我变成了个穷学生,得靠学校贷款过日子,心里真是慌得不行。
所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陌生的环境下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觉得自己生活上的改变太大了,巨大的落差感,很容易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无从适应。
虽然我的身份是个学生,但心里其实挺想工作。去学校上学,周围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小朋友。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冲击。虽然我可以和他们交流、做作业,但总觉得找到和自己同频的人很难。
所以那段时间,我特别焦虑,觉得自己没有收入,而朋友们都在进步,而我自己好像在原地踏步,甚至可能是在后退。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没准备好回来中国呢?
我们两个人都在适应,互相在对方身上找慰藉。
但结果呢,我们两个都有点迷茫和焦虑。直到最后因为不合适,我们遗憾分开,彼此祝福。而我决定回去挪威继续修我的人生课程,和大家一起体验人生,继续探索世界。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故事,虽然有时候会有小矛盾,但更多的还是甜蜜和幸福。我觉得能遇到他,真的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做着做着就变了。
我们经常忘记,其实我们不必总是期待别人来理解自己,也不必在意他人的态度。不是每一个爱过的人,都要到最后;有些人爱过,就已经足够,有些人拥抱过,就已经足够,有些人彼此遇见过,就已经足够。
挫折让我们重新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重新认识自己。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为了陪我们走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每段经历,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与焦虑释怀就是最好的滤镜,毕竟人生就是要活得开心。过去好多年我都活在自己的框架里,无比在意别人的眼光 ,生活拧巴,照片要挑,发图前要修。
但其实最大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最大的悲伤是你的悲伤,所以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女孩们,大声地笑起来吧!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现在的我期待着每一天,迎接未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口述:Kalei】
【撰文:周舟】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