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21:00信息 • 发布者: 金台资讯

大山深处瑶民的新家。 永州日报记者 郭磊 摄

7月3日,记者来到偏远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偏远的大锡乡,第一次听到“明星村”这个村名,既然是明星村,一定是一个交通发达、生活富裕的窗口村落,不由引发了记者的好奇。不料,经过打听,才了解到,所谓的明星村却是离大锡乡政府最远、交通最落后、村民生活最贫困的村落,是一个离小康生活十分遥远的地方。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让记者决定走进这个村落,一探究竟。

来到大锡乡乡政府

民益。针对群众不愿搬、不敢搬等,该县成立易地扶贫搬迁一线临时党支部,组建政策宣传、跟踪服务、信息收集等专项工作队伍,开展定制服务,解开了群众思想疙瘩。

近年来,江口县始终按照“抓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党组织建在易地扶贫搬迁一线,为全面打好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提供强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该县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迎来移民2822户11815人,其中贫困户2554户10770人。

搬迁出来的群众过得咋样?12月5日,笔者走进德旺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以来,该安置点迎来移民191户779人。

安置点最显眼的是一家小餐馆,老板刘凡亮和家人正准备客人的饭菜,厨房后面的几张餐桌前已坐满客人。小餐馆已成了刘凡亮一家6口的主要经济来源。

2017年6月,刘家从净河村岩棚组迁入集镇,搬来不久,安置点就举办厨师、家政、保安等各项劳动技能培训。在支部动员下,刘凡亮报名参加厨师培训,培训结束后,在安置点便民服务中心帮助下,开餐馆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从餐馆后面上到三楼,只见敞亮的房间里,电视、沙发等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刘凡亮说:“新家比以前好多了,现在小餐馆收入稳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两年多来,江口县“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各安置点党支部想方设法帮助移民安身立业,力争产业、就业、帮扶、培训、服务全覆盖,还在搬迁安置点新建学校5所,增设卫生室10个,保障移民就学、就医。

走进凯德街道明星村周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庭院前后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人来人往。10余亩“微田园”里,移民周玉珍等正侍弄菜园子。新家的菜园子,让周玉珍的新家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为了助“离不开土地”的移民就业增收,该安置点还建成600多亩红心猕猴桃基地,按照人均一亩分配给移民。

“泥土是移民的根,民俗是他们的魂,易地搬迁应更加注重乡土传承。”德旺安置点梵瑞社区党委书记蒋志国说,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江口县还注重民俗传统,最大限度保留和传承移民生活习惯和风俗,配套建设乡风民俗等精神文化场地,发动群众组建民族歌舞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确保新家有“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