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张雅楠/文 2023年,要买房吗?
我想,对于有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家庭来说,现在可以去看看房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经过一年半的房地产深度调整,房价实实在在降了。除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极个别的城市外,目前,主要城市的新房价格都降到了一年来的最低值。
其次,目前的购房政策,也处于空前宽松阶段,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来说,除个别一线城市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处于历史低点,对于节省购房成
政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回答了网友朋友关心的“怎么看待房价未来走势”“存量房和新房利差有多大”等问题。
对话中,两人均表示,“政策底”还未至,未来的房地产政策应该还会更加宽松,但推荐刚需群体现在买房。
谢逸枫直言,房子永远不可能是卖白菜价。目前可能是2008年、2015年后的最好买房时机。待到“政策底”出现,房地产市场就将步入真正的上行周期。
“你不要看到短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就认为自己以后可以买到更低的房子,这种想法是在幻想、不切实际的。就好像你买股票,你不要以为现在股市就是很低了,弄不好它可能会更低。”
冯建林认为,如果北京、上海等标杆城市的购房限制政策完全放开,这有可能是房地产政策是接近见底的一个信号。他认为,未来房价会是一个结构性的市场。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有可能处于供过有求的状态,房价会逐渐回归居民的正常收入水平;有人口流入的、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可能房价相对坚挺。
此外,冯建林表示,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对提振消费产生积极作用。按照当前居民的消费倾向,收入中60%用于消费,那么1500亿元的家庭利息支出降低将增加将近1000亿元的消费。
目前,存量房贷调整的具体细则尚未公布,但据谢逸枫预测,存量首套、存量二套房都将在此次调整中受惠。
以下是直播内容精编:
搜狐财经:一系列房贷政策的出台基于怎样的背景和考量?
谢逸枫: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最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居民房贷压力非常巨大。尤其是当居民收入出现同步下降、或者工作面临较大不稳定性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还贷。这也是很多人提前还贷,甚至于主动断贷的原因。
第二,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有利于振兴居民消费,国家也会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第三,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超跌。目前房价已经下三年零两个月,成交量同样下降3年多,已经是超乎想象了。
基于这三个大背景下,存量房贷利润下调,一定程度上可以振兴房地产市场。
下调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则可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但单纯调低首付比无疑是给居民加杠杆,会出现交得起首付还不起房贷的情况,所以在降首付的同时降利率,是有逻辑存在的。
搜狐财经: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指出,这一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在1500亿元。是比较庞大的一个体量了。怎么看0.5个百分点的平均降幅,您觉得符合市场预期吗?未来还有下降空间吗?
冯建林:个人认为基本符合预期。未来的下降空间取决于LPR的变动。如果LPR还会下调,就是可以再降。
从促消费的角度来说,按照当前居民的消费倾向,收入中60%用于消费,那么1500亿元的家庭利息支出降低将增加将近1000亿元的消费,对于改善居民的收入,促进消费,改善预期都有很大的这种作用。我还是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及时的,算是民有所呼,国有所应。
谢逸枫:应该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市场预期大概在73个BP左右,或者是80BP、82BP。50基点不到上一轮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幅度的一半。此外目前还不知道覆盖面有多大,所以对老百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个问号。仅按年减少1500亿元利息支出这一数值计算,大概能覆盖到40%-60%的存量房贷。但从二套房贷首付下调比例来看,这次调整应该是首套、二套都包括。
另外最后落实到几个基点,还要看银行的利息差能调整多少,存款利率能不能对称的下调,是最重要的一点。
目前新房和存量首套房的利差在0.9到1.3个百分点,新房和存量二套房利差是1.90到2.33个百分点。利差就非常大,大就意味着未来的下降空间还是有的。
“政策底”未至
目前是有史以来第三个买房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