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央行公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4年7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285元,1欧元对人民币7.825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6067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317元,1英镑对人民币9.301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19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626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332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08
元,或者1美元可以兑换约148.59日元。
在英镑兑人民币的汇率方面,1个英镑的价值为9.2361人民币,同时1人民币可以兑换0.10827英镑。按照今日美元汇率,1英镑则等同于1.3058美元,而1美元大约是0.76581英镑。
对于韩国元兑人民币的汇率,100韩元可以兑换0.52353人民币,反之1人民币可兑换约191.01韩元。按照今日美元汇率,100韩元仅值0.07402美元,而1美元则可兑换大约1351韩元。
最后,港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显示,1港币的价值为0.91037人民币,同时1人民币可以兑换1.0985港币。按照今日美元汇率,1港币相当于0.12871美元,或者1美元可以兑换大约7.7695港币。
请注意,这些汇率可能会随时变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二、分析师解读汇率波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此次人民币中间价的大幅下调主要是美元指数大幅上行导致的人民币对美元被动贬值,并不代表人民币出现内在贬值压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这是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快速走升后的合理调整。
最新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兴业研究最近发布的调研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实施了重大货币政策变动。其中,日本银行意外提高了利率,而英国银行和美联邦储备系统则选择了降低利率,美联邦储备系统更是采取了降息50个基点的措施。这些决策引发了一系列货币汇率的变化,尤其是美元汇率走低,非美元货币中日元表现最为突出。
在这种全球货币环境下,离岸人民币汇率成功突破了7的关键心理关口。尽管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人民币的表现依旧引人注目。
三、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劲
在第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表现出色。9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达到7.0156元,创2023年5月17日以来新高,且9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上升1.03%,实现连续三个月上涨。
外部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
券商分析师认为,9月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与外部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日本央行意外加息预期导致美元被动走弱,进而推高人民币汇率。
政策信号助力人民币走强
9月底,国内稳增长、稳股市的强势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为人民币汇率走强提供了内生逻辑。
四、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展望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稳中有升的态势。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预测
王青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力,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动能将趋于改善,人民币有望延续近期的强势状态。
机构持谨慎态度
民生证券则认为,海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化及潜在出口降速、地缘政治、关税摩擦等风险,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汇率市场波动因素
华泰期货蔡劭立指出,10月汇率市场主要受美非农数据向好及美元指数走强的影响,离岸人民币相对疲软。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当前汇市看多情绪较浓,积压的结汇需求可能进一步释放,人民币汇价向上“破7”后仍有升值空间。
人民币汇率在年内或仍将维持在窄幅区间内波动,未来走势值得关注。
五、应对策略
外贸企业:密切关注汇率波动,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资本市场参与者:保持理性,关注汇率变动对市场的影响,合理配置资产。
居民:合理规划消费,关注汇率变动,把握消费时机。
总结:2024年10月1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外贸、资本市场及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各方应密切关注汇率波动,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