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18:00信息 • 发布者: Dream的大聪明

房地产没有刚需,买房须量力而行

文/吴其伦

一直以来,很多人声称房地产市场存在刚需一族,即买房用来自住的人们。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从来就没有刚需,因为就居住而言,买房和租房是一样的。

刚需一词,完全是地产商刻意杜撰出来的,然后,地产商豢养的专家大肆渲染,结果让很多人相信刚需的存在了。

就像钻石,一帮骗子一面垄断货源、控制销量,一面编制故事,生生地把钻石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结果,钻石卖了天价。很多人却趋之若鹜。

购房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2.房屋类型房屋类型包括选择新房还是二手房、期房还是现房、毛坯房还是精装房、顶层还是底层、户型选择等。不同类型的房子价格不一,居住体验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购房者往往需要比较一番,才能做出选择。3.区域区域是指在城市的哪个位置买房,购房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半径,找到合适自己的区域买房。由于资金限制问题,购房者常在买偏远地区的新房还是城里的老破小之间徘徊。4.配套配套决定着购房者入住之后的生活便利程度,配套包括交通配套、商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基本生活配套等。购房者想要的很多,想要的越多,买房时受到的诱惑就越多,最后越不容易做出决断。购房者需要为各种配套作需求排序。

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刚需族买房,切记一点即量力而行。由于刚需族的购房资金有限,自身承受能力应当排在第一位,其它因素可按照需求排序,优先满足需求值高的因素。如:自身承受能力>区域>房屋类型>配套,买房时在合理预算资金下,若优先选择工作通勤方便的区域,在该区域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屋类型,然后对配套情况进行筛选。若自身经济实力只能买到满足其中两项的房子,那么优选择先满足区域和房屋类型这两个因素。同样,每一个大的因素也可以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影响因素,按照自身的需求去排序。下面以列举案例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分析。

案例


王先生有100万元存款,工作地点在西二旗,准备7个月后结婚。1.王先生经常加班,不希望通勤时间太长分析:排序应为“区域>交通配套>房屋类型>基本生活配套>商业配套>教育配套”。王先生不想通勤时间太长,则需选择出门是地铁或交通方便的区域,或是离西二旗近的区域,海淀区或海淀周边区域内。如海淀区小面积的住宅,或石景山区八角区域的小户型房源。然后对房屋类型做出选择,由于王先生将要结婚,可在二手房或合适的现房之间做出选择。其它需求若没有特别要求,不必强求。分析后可以发现,按照如上的排序,可基本买到符合自己目前需求的房子。2.未婚妻不喜欢别人住过的房子,王先生喜欢品质高的社区分析:排序应为“房屋类型>区域>基本生活配套>商业配套>交通配套”。由于未婚妻不喜欢别人住过的房子,所以首先选择新房。因王先生喜欢品质高的社区,在房款的限制下,王先生可考虑京周边品质较高的楼盘。配套方面,王先生作为婚房,要优先满足生活需要,故房子周边的基本生活配套要能满足生活需要。大家买房前可根据自身情况对需求做排序,买自己买得起的房子。买得起,并不是指把自己的全部财产+之后30年里工资的全部都拿出来买房,而是在拿出合理比例的钱,“理性”买房。在做每一个选择前,一定要问清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那么需要。把事情简单化了想,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免责声明:因时间、市场、政策等都会发生变化,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