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所谓“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个人土地上建立的房屋,未交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度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所以叫做“乡产权房”,又叫“小产权房”。 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再通过“招拍挂”等方式,高价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从中获取大量高额差价,用这部分钱进行城市建设等活动。农民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被征地而不经过政府,将土地私自给开
很多人关心的是下一步是否会征收房产税。
而除了关于征收房产税方面的问题,很多购买了小产权房的人也纷纷提出了疑问,之前深圳地区有消息称让小产权房合法化,更声称要推行全国。但现在,自然资源部特地强调了防止“小产权房”通过该政策合法化,那么已经购买了小产权房或者准备购买小产权房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房屋产权是什么?
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远,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规为40、50年或70年不等,届满自动续期,续费按当时的1%-10%来增收(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房屋产权两种类型:大产权和小产权
按房屋的产权分类来看,房屋产权主要分为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两种类型。
其中大产权房是国家所有的,个人或者单位已经缴纳了土地出让金,由房产局颁发了房产证,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住宅、经济适用房等类型的房屋,就是我们常见的70年产权的住宅、50年产权的教科文体工用的房屋以及40年产权的商业用地,通常这类房屋是可以办理抵押贷款的;
而小产权房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没有缴纳出让金,是由乡政府或者村颁发相关证明的普通住宅,这类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没有明确时间,可以随时终止,而且不可以办理抵押和贷款。
关于小产权房合法化这一问题,有部分地区有想法试点去执行这一问题,但具体政策还没有明确实施,买房需谨慎,购买小产权房之前需要谨慎了解该房屋是否有合法交易条件,合法交易,理智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