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水冷冷却方案不再高不可攀,从两三百的入门级AIO水冷、两三千的高端AIO水冷以及仍然收到专业超频玩家青睐的分体水冷,水冷方式可以说成为了广大DIY玩家装机的新宠。不过也许你和很多人一样,认为它风冷散热器一样免维护,那就错啦!
1、问题核心:冷却液
之所以无论是定制化的分体水冷系统,还是流行的AIO水冷系统,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维护保养”,原因就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冷却液。
冷却液是任何水冷却系统的重要组
3900KS两款CPU进行测试,测试平台的详细数据我们也会贴在这里给大家展示出来。酷冷CF-14硅脂。处理器:19-13900KS。主板:微星Z790ACED5。内存:海盗船复仇者DDR5,6000mhz16g*2。硬盘:三星990PRO1TB。处理器:19-13700KF。主板:华硕Prime Z790-P D4。内存:金百达银爵DDR4,3600Mhz16g*2。处理器:19-13700KF。
不过在13900KS上,我们会使用导热率更高的酷冷CF-14硅脂。13700KF还是沿用上一期的信越7921,以保证在相同平台下的数据统一性。
老规矩,包装和安装便利性方面,因为飞龙二代是从同事的电脑拆下来的旧东西,所以它的配件包装都不见了,所以这局我们先不带它玩。Tcomas都是采用了常规的包装盒,Tcomas则是在设计上下了大量的心思,你肉眼可见的能看出低端和中端产品的差距。
风扇外观上Tcomas的外观更加细腻,仔细看还可以看到表面上有细细的滚花纹路。接下来是飞龙二代的风扇,外观上的切分设计和Republicof Gamers十分体现出它的高贵身份了。先马和超频三的风扇就比较常规了,毕竟这个价格,能用就对了是吧?
在风扇连接上超频三明显是独具特色的,这种价位的水冷居然能做到一线通我是没想到的,其他款的水冷则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小4pin和五伏三针的集线器与主板连接。
在支架方面这4款产品都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安装方式,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创意不如直接进入硬核时间开测。这次先进行了风扇的性能测试,这四款风扇都支持ARGB和PWM调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Tcomas的风扇是120*30规格的,我个人猜测性能应该会比其他的120*25的规格风扇性能好一些。
不得不说价格确实是影响中低端产品的重要因素。两款入门级水冷先马KW360DW和超频三-巨浪1PQ曲线明显比其他两款中高端水冷要差得很多。其中两款入门级水冷的风压明显较低,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不太吹得透冷排,但是这个价格的目标用户这个性能也确实够用了。更何况超频三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还不错,这个在后面的测试环节中可以更详细的提到。
前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距离上次拍摄隔了整整有15天了,所以这期视频不得不分成几期进行录制。好言归正传。噪音方面再次感谢上期视频为我们提供静音房的第三方机构衣食父母。这次设定是温度25度噪音7.4DB,50公分的距离的设定下,首先测试的是单风在全转速时的噪音,噪音最高的是ROG飞龙二代高达43.98分贝,有趣的是108转速的Tcomas居然只有34.83分贝。120*30规格的优势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排名第二、第三分别是1800RPM37.84分贝的先马和1838RPM40.2分贝的超频三。在更日常的800RPM转速中Tcomas的风扇同样以10.68分贝排名在第一。接下来分别是:先马的20.89分贝和超频三的24.6分贝,所以说低端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再来看看水泵的噪音,让我惊讶的是排在第二的巨浪1,15.27分贝的噪音居然有6835RPM,这个应该是传感器读数错误。因为我们在实际的测试当中并没有感受得到它在高转速的时候带来的高频噪音,所以我个人的感觉应该是仍然是1800RPM左右。
排名在第一的先马KW360,在2570RPM下噪音为13.59分贝,飞龙二代则排在第三位2762PM下噪音为21.95分贝。而最后的Tcomas则是因为它采用了3800RPM的高转速水泵,噪音来到了24.28分贝。这种以噪音换性能的调校,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什么想法?
接下来看看整组水冷的噪音表现,噪音最低的仍然是Tcomas为43.92分贝,接下来分别是巨浪三和KW360,分别为46.38分贝和46.70分贝。看了这么多数据,相信你对这几款水冷的性能、噪音各种表现都有所了解了,但是这并不能明确的体现出这几款水冷的性能差距。
既然还不能明确,我们再进行一轮温度的测试,但是我们这次选择了用机架进行测试。13900KS设置了全核的5.6G赫兹,13700KF而设置为全脂的5.5G赫兹,开启xmp其他选项均为默认的状态,设置180瓦230瓦无限制的三档功耗,对每个产品的日常和极限性能进行测试。
首先来看一下13900KS,我手上的这颗CPU体质比较好,所以测试数据会比普通的19会高一些。在无限制的功耗测试中,四个水冷的CPU封装温度都达到了温度墙附近并且触发了降频。其中功率最低的是先马的KW360的303瓦,钛钽SJA100其中功率最低的是先马的KW360的303瓦。
·接下来是超频三的322瓦,前两位的特工莫斯和飞龙二代都不相上下,都徘徊在340瓦左右。230瓦测试中各家温度也都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先马KW360最高达到了82度,钛钽SJA10后面是巨浪的81度飞龙二代的79度(口误),Tcomas的81度(口误),180瓦测试中也同样能表现出来。
其实差距不大,在13700KF的测试当中,由于体质的问题u最高只能跑到5.5G赫兹,有可能发挥不到散热器的全部性能。让我惊讶的是巨浪三居然以79度的成绩跑出了268瓦托里扰。要知道飞龙二代在这个测试当中也只能以75度跑到250瓦,而230瓦和180瓦当中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出现。
看完了温度的测试是不是觉得高低端的水冷的差距并没有像价格那样差距巨大?是不是可以直接无脑的购买低端水冷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子的,这四款产品所提供的质保时间和赔付标准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
入门产品KW360和巨浪360一只提供3年的质保赔付,而中端的Tcomas提供了5年的阶梯赔付,飞龙二代则提供了长达6年的质保赔付。
视频看到这里应该知道怎么挑选自己的水冷了,在如今越来越卷的水冷市场当中性能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款基础的360水冷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除开散热性能之外一款产品还包括了它的质保、它的运行成本、它的外观还有它的预算等等,要综合起来考虑自己的需求才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水冷产品。
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我们视频欢迎一键三连加个关注,感谢你的收看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