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6:34信息 • 发布者: 良心者言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曝光了一系列网课骗局套路,这些骗局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环境。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避免陷入网络教育陷阱。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精心编织骗局,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些骗局往往以“名师授课”、“快速提分”、“包过考试”等

.1%,未成年人用户规模也超过1亿。

不可否认,互联网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短视频丰富的内容极大地拓宽着青少年的视野,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兴趣知识的大门。可由此导致的网络沉迷、信息茧房、不良诱导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与传统的电视剧相比,短视频在于其即时性强、播放时间短。刷短视频和嗑瓜子、打游戏一样,都是典型的“即时满足”行为。学生刷短视频时间久了,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且不说孩子了,就连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我70多岁的老母亲自从买了智能手机以后,天天闲下来时就在刷视频,每次我打电话回去没说几句话就匆匆挂掉,说是还要继续看短视频呢!与短视频比,学习看书这些行为,锻炼的是人的延迟满足能力。一个孩子一旦习惯于即时满足、不用思考就能获得信息的短视频,就很难再看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必读书目、艰深小说,也懒于思考教材中那些经典作品的优美语言、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比如本学期的两本必读名著——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果说前一部有些枯燥(但只有10万多字),那后者是故事性很强、教育意义极大的一部作品,但全班40多个同学很少有人完整地读完第一遍,更不要说多遍地去读了,所以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专门留出时间给他们读也静不下下来,对课文的学习和阅读与写作也是如此,不肯用心去读,题目不看就动手瞎写胡写,看到她们的作业让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可却又无可奈何,皆因短视频于他们的影响太深入了。


有资料表明,大脑神经在经过有趣的短视频反复刺激之后,就会想要一直延续这种“快乐”,多巴胺驱动欲望,从而上瘾。久而久之,大脑会逐渐对这种快乐产生“耐受性”,在相同的刺激下,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就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从前我刷短视频2分钟,大脑就会变得愉悦而兴奋,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刷1小时我也未必能感受到兴奋,但是我又很渴求这种兴奋感,那么就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获得快乐(以上资料来源于“常春藤爸爸”的公众号)。有人戏谑“某音五分钟,人间一小时”,讲的就是因为刷短视频使大脑兴奋,很难停下来。好多未成人学生习惯了刷短视频,所以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想看书,更不愿意深入思考,只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这已经是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行为了)。因此,现在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是长时间的沉默,即使你叫起学生来回答,也很少能答到点子上,开口说话的学生也往往让人不知所云。长期如此,教师也不愿意自讨苦吃了,那就自己讲和“灌”,教学方式“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研究数据表明,经常玩手机、习惯于玩手机的孩子,在抑郁、焦虑、失眠严重程度和冲动方面的得分明显更高。事实也确实如此,班级中那些患有上述疾病的学生,基本都是由玩手机引起的,很少是因学业压力大而引发的。一些学生在晚上将自己的房门紧闭,偷偷地刷短视频,嘴里还傻呵呵地笑着。家长一旦要制止孩子玩手机、刷视频,孩子就会撒泼或者以死相要挟,搞得亲子关系都无比紧张。此外,沉迷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让人总觉得下一条会更好,其实永远没有尽头,这样下去导致人的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无法集中,让人变得慵懒。思维品质的提升、专业技能的锤炼、文明成果的传承,甚至一个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靠严谨、科学、系统、有深度的阅读和思考,不是“即时性”的短视频可以做到的,即使这短视频是科普类的。

再说短视频的内容大多偏重于娱乐性,看了之后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况且有不少短视频要么是哗众取宠,以丑为美,主动揭露自己或者家庭的缺陷,或者故意卖惨,为了效果刻意胡编滥造、无中生有。更有一些消极的、负能量的东西,被不断地影响的话,会对生活和社会失望,甚至仇视国家与政府。还有公然发表反动言论、煽动群众情绪的,未成年人没有判断力,被影响是极其危险的。相较之下,那些内容或者字幕错误的短视频,倒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以上讲的是短视频之“短视”,要想让短视频真正地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服务、不让青少年沉迷,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网络沉迷防治作出了具体规定。当然,让未成年人不“短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并提升管理能力,避免在家里在孩子面前长时间观看视频,更不要将自己的游戏等账号告诉孩子。作为学校,发挥网络素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开展网络教育课程,做好关于短视频应用的指导,同时加强教师的网络素养培训。作为政府和商家,平台要提高社会责任感,提高短视频的质量,推动形成短视频行业良性竞争机制,持续改善部分平台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加强监督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而青少年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律自控能力,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与学做真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