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8:17信息 • 发布者: 教育与学习科学

目 录

3.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

3.2






学习热情,促进儿童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推测、探究、体验等活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归纳概括出一般结论,从而发展个体智慧。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以儿童的先天本能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注重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从学习空间场域来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强调为学生搭建有趣、自由、安全的学习场域;从学习内容视角来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以单元学习为载体,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融合性,关注学习的操作性与体验性,聚焦儿童学习的亲历性与过程性

东北师大附小的课程设计注重校本化处理,以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旨在提供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平衡,增加情境性、具象性、操作性和体验性,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优化方面,该教学模式强调真实性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操作体验,以及对话和省思的重要性。通过互动对话探究性活动,学生能够在安全的学习共同体中交流、合作,促进思维发展。

东北师大附小的“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习过程中儿童个体的建构和创造,以及课堂文化的宽松、友好和安全性,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儿童。这一教学成果获得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通篇看下来,学校所采用的主要理论只有一个: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下对学校的教学成果、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简要关联分析。


1、建构主义第一性“经验性”。

人的一切学习,都必然依赖于知识和原有经验的联接。

王珏老师一直把“学习即联接”作为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如何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或制造新的经验,是学习中最重要的要素。


从哲学角度,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了知识的第一来源:

  • 心灵中的事物无一不是通过感官经验而来


康德在他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早已指出:

  • 经验无概念则空,概念无经验则盲

这句话同样揭示人对世界的高级认知能力(概念),必然要基于人的“具体经验”

同时这句话也弥补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缺陷:经验并非唯一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说,概念甚至比经验更为重要(但二者缺一不可)


2、建构主义第二性:“情境性”

“情境性”与“经验性”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学生没有经验,那就制造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亲历”、“体验”、“操作”,先形成“具象”感知,知识才具备被理解的基础。

如果既无经验、也无情境,那么思维是不可能发生的(参见第3点)!


学校教学成果中所述:情境性、具象性、操作性、体验性,本质上都是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形成“经验”。


3、建构主义第三性:“主动性”

在经验、情境的作用下,就能形成知识了吗?

No!!

这必然需要“思维”的介入!

那学生的“思维”,从哪里来呢?

本质上,“思维”只能发生在学生自己的脑子中

因此,老师需要调动学生开展自己的主动思维,

如: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

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出来的知识,

才能真正被理解,同时也“有意义”。


这跟维果茨基讲的“概念的直接传递是不可能的”,

也是完全一致的。

(维果茨基本来也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既然概念/知识是“思维”加工的结果

而“思维”(即神经活动)却不能“直接”被传递给学生,

那就只剩下一种办法:

让学生自己的脑子中开展思维


学生有能力开展思维吗

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与如下因素都有关系:

  • 教材内容安排是否恰当?
  • 学生的基础是否跟得上?
  • 老师的引导是否得当?(学生脑子中有很多思维,需要引导出合适的那个)
  • 思维加工的对象(也就是情境)是否合适?

最后,如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怎么办?

很简单!如果是全新思维方式的话,老师就必须要通过讲授、示范来引领学生思维——因此,完全不允许老师讲授,是不现实的!(当然,最好让学生自己发现,这里讲的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此时的关键是下一环节

  • 老师需要马上让学生复述、互教、模仿、练习(尤其是变式练习)、应用(尤其是真实环境)——这其实也是一种“主动性”的体现。


学校教学成果文中所述:推测、探究、归纳、概括、从具体到抽象、经历知识产生过程,描述的都是思维的“主动性”。


以上对思维过程“主动性”与“指导性”的描述,与奥苏贝尔“有指导的发现”(俗称“启发式教学”)是完全一致的:

(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相比,奥苏贝尔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完全的“学生主体”,完全交由学生自行发现,教师袖手旁观)


4、建构主义第四性“协作性”。

既然要让学生“主动加工”,

那学生能找到加工思路吗?

思路合适吗?过程合理吗?

结果准确、全面吗?

这些问题就只能交给学生群体来协商解决了。


另外,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来看,

维果茨基的“语言是思维的承载”的论断

(哲学也有类似论断),

说明了在思维过程中,

用语言表达、交流对促进思维的关键性作用

——语言只有在群体交流与协作中才有用,

这也是“协作性”对思维起作用的内在原因。

(当然协作性对思维还有其它价值)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东师附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的价值

基于理论(“建构主义”)

找到一条实践落地的有效路径

理论,当然价值很大

但普通人想发明理论难度很大

因此重点应放在摸索出可行的实践路径

并带领所有老师把理论、理念扎实落地

取得突出的教学成效

这才是一线教学研究的关键所在!

(王珏老师认为,东师附小的这项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效,比大单元、大概念要实在得多)


不过,王珏老师从字里行间

感到学校的实践可能没有得到理论研究者的充分支持

更多来源于自己的艰难摸索和自我总结

——即便不能说学校走了“弯路”

但肯定没有找到一条“捷径”。

相信如果有理论功底扎实、真正有研究的专家协助的话

学校的科研工作一定会更顺利

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王珏老师经常说一句话:

理论与实践,需要“双向奔赴”,才能产生更大价值!

纯理论研究本身,不产生价值!

纯实践本身,则注定是低效的!

理论研究者,应有奔赴实践的自觉

一线实践者,也应有寻求理论支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