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06:45信息 • 发布者: 运动链

不靠谱的主编:fakesion 撰稿:R. | 图片:网络

时尚圈每过一阵就会更新出一些流行词,你肯定也都记得normcore、effortless chic和unisex这些风格名词的大热。相比于前几位的风靡,“athleisure”的普及度好像弱了一些,可能我们从来没有追究过它的地位和深意,但它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一代人的着装风格。

“athleisure”这个看似有点陌生的新词由“athletics”

维兰德、埃德博格均排进前15名。前15大球星之中瑞典占据三席,仅比美国少。

比约博格-网坛划时代的天才

瑞典能够开创出这样的网球太时代,头功还应该记在比约·博格账上。尽管年仅26岁就因为与国际网球联合会的过节毅然选择退役,但外号“冰山”的他留下的辉煌战绩和做出的技术创新仍是大多数球员穷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超越的高峰。在九年的巡回赛生涯里,比约·博格的大满贯单打夺冠率为41%(27次参赛11次问鼎),大满贯单打胜率为89.8%。这些记录尘封近30年,未来也很难有人打破。维兰德这样表达对博格的敬佩之情"博格是网坛传奇,我之所以打网球就是因为他。我为他打网球的方式和连夺五次温布尔登冠军的壮举而着迷,他一手将网球变成了在瑞典极受欢如的运动。”

赛场上的比约·博格金发飘逸,收放自如,被人视如天神。可退役后他却非常低调,很少再回温布尔登草地,也并不想重温那种君临天下的感受。埃德博格创纪录地五次获得ATP体育精神奖,他挂拍之后,ATP干脆将这—奖项更名为“斯泰芬·埃德博格体育精神奖”。退授后的埃德博格也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并且一直恪守着当运动员时自律和不饮酒的好习惯。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球员的低调还体现在他们的团队精神之中,他们率先尝试将集体主义观念融入网球这项个人运动中,而不是将取得好成绩的球员塑造成一个供人顶礼膜拜的明星。这让瑞典在戴维斯杯这种团体性的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75年到1998年间,瑞典队七度捧走戴维斯杯)。比约·博格、埃德伯格和维兰德对于戴维斯杯的比赛一直都是倾尽全力。比约·博格在戴维斯杯为瑞典队留下了37胜3负的传奇战绩;埃德伯格为瑞典队征战13年,战绩为47胜23负;维兰德的戴维斯杯战绩则是43胜18负。在维兰德和埃德博格的共同带领之下,瑞典队于1983年到1989年难能可贵的连续7次闯进戴维斯杯决赛。

平凡中追求卓越,低调中流露渴望,团体中造就个人,这些原本矛盾的概念在瑞典人的骨子里变得和谐。

马茨·维兰德

2008年的上海末代大师杯,迎来了新科冠军德约科维奇,也送走了瑞典老将比约克曼(Jonas Biorkman)。当所有观众被比约克曼招牌式的拥抱所感动时,瑞典网球的一个时代也悄然结束了。

 同样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诺曼(Magnus Norman)、恩奎斯特(Thomas Enqvist)、托马斯·约翰松(Thomas Johansson)和比约克曼是埃德博格之后瑞典网球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瑞典四杰”。对于喜欢用黄色和蓝色装扮自己的瑞典球迷来说,2002年1月27日是兴奋难以抑制的一天。16号种子瑞典入托马斯·约翰松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击败萨芬爆冷夺下澳网冠军。这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瑞典人已经等了整整10年。1992年美国公开赛,埃德博格决赛击败桑普拉斯的情景在瑞典球迷的脑海中已然模糊。

  相较比约·博格、维兰德、埃德博格前赴后继创造出的那段光荣岁月,“瑞典四杰”鲜有惊人之举。恩奎斯特和诺曼曾经分别打进澳网和法网的最终决赛,结果都败下阵来。无情的伤病要是中断了他们职业生涯,随着四个人里面坚持到最后的比约克曼也作别网坛,瑞典网球的接力棒交到了80后的手中。

  迈入新世纪之后,瑞典网球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和新人辈出的西班牙、法国、阿根廷等国相比,瑞典已不在国际网坛的聚光灯之下。对此,比约·博格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祖国摆脱窘境。他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出现一名优秀的职业选手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瑞典拥有许多非常有才能的少年运动员,选择的余地很大。” 更何况,网球的价值并不只是用炫目的成功来诠释的,多年默默付出和拼搏的过程才是这项运动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这样一个乐于追求、享受平凡的民族正是怀着这样的体育精神去做每一件事。

曾经的辉煌让瑞典人怀念,新—轮的辉煌令瑞典人期待,不论处在什么情况之下,他们总会怀着那一颗相同的平常心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