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生成功地进入了大学,有些考生不得不另谋出路。在高考中,每年都有许多学生不及格。以湖南省为例:2019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50万人,而实际录取的两本以上高考学生人数仅为16万人左右。这还包括一本和“985211”的学生,这意味着实际上,湖南省约68%的学生没有继续在两本以上的学校学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的高考还是比较困难的,上一两所学校并不容易。而且,通过每年的高考分数线,我们可以清
仅体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上,更多的还是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
想要在高考后进入一所还不错的大学,除去分数这个硬性条件之外,如何合理报考院校也是一门学问。
比如说今年的二本投档线,就出现了以下这几方面的“极端情况”。
超6所院校招生人数缺位,分数线降至与提档线齐平
每年的招生计划发布前,各大高校都会对前几年的招生数据进行评估,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招生需求,制定本年度的招生指标。
然而,或是因为名气不够,或是因为太过“知名”而让考生们望而生畏。虽然说报名高考的人数都在暴涨,但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从今年广西二本院校招生情况就能看出,即使是考生容量最多的二本类院校,没有达到招生要求的高校就占了6所左右。
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这些没招满人数的学校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录取分数线,以求最大程度上的挽回生源缺口。
以大连财经学院为例,作为一个二本院校,今年它的录取分数线居然直接降至了348分,直接与提档线齐平。
部分热门院校二本分数线直逼一本分数
对于一些成绩不算理想的同学来说,与其用自己并不高的分数去“冲一把”一本院校的冷门专业,他们更愿意选择十拿九稳的二本院校中的“热门专业”。
但是,今年的录取情况,却给这部分同学狠狠的上了一课。
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妥妥的“二本”院校,理科类录取分数线却高达524分,远超其所在省份350分的本科二批投档线。
仔细观察全国的数据可以发现,温州医科大学并非“特例”,以二本院校的身份划定一本分数线的院校“大有校在”,甚至550分都属于“常规操作”。
为何同是二本院校,不同院校之间的分数差距这么多?
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不同
提起985/211类院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然而事实却没有那样简单。
在双一流院校中,除去耳熟能详的知名院校,其实还有像西藏大学这样的“冷门211”存在。
虽然都是重点高校,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西藏大学的师资力量与教学实力要远远低于其他211类院校。
再加上地理位置较偏,即使是顶着“双一流大学”的名号,像西藏大学这样的高校也很难吸引学生报考,分数线下降也是情理之中。
社会认可度不高
从就业的角度看,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间,大部分学生还是偏向于专业热门的学校。
以考古专业为例,即使这些专业设置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量,学生们还是会选择名气不足但专业热门的学校。
比如说会计、金融等专业,历年来都面临生源“爆棚”的情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分数线也在所难免。
写在最后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掌握良好的报考技巧,比仗着自己的高分成绩盲目填报更划算一些。
因此,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大学无忧”,想要拥有一个自在完满的大学生活,还得在多了解目标院校历年的分数线变化的情况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报考技巧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分数的完全利用。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